如何解決吸塑包裝行業存在的產能過剩情況下,只能打價格戰的問題。吸塑廠只有做得更好,才能控制成本,成本優先的策略才能贏得勝利,因為吸塑包裝企業的差異化基本上不存在,你有先進的設備別人可以有,你有技術人員別人可以請,因為技術人員也沒有什么研發能力,百分之九十都是實際操作能力。因此想在這一行出人頭地是很難的。
吸塑單價=產品材料成本+能耗+人工和運輸費用+利潤。
能源消耗:吸塑是通過熱處理的,與其它行業相比,耗電更大,大約是產品材料成本的8%人工:吸塑主要靠機器來生產,人工更少,大約是產品材料成本的10%運輸:根據客戶與本廠的距離,利潤:吸塑工廠的純利潤一般很低,12%-20%,根據付款期限,30天結算為14%材料成本:產品材料成本的計算比較復雜,計算前先搞清以下幾個方面的數據:
原材料價格:根據產品的使用情況,確定所用材料的材質及等級,找出所需材料的低價供應膠片厚度:預制產品需使用多厚膠片,排版要根據成型件的厚度及形狀來確定排版數量:根據產品的外形尺寸及形狀,計算一版能排多少模,排密后會降低產品的質量,排稀后會增加材料的損耗,使成本上升材料損耗率:主要因素為產品的形狀、產品的數量及外形尺寸與吸塑機的相匹配度,形狀越大,產量越高,損耗率越低。
物料成本計算公式
生產原材料成本=1噸原料的價格/1噸原料的成品產量。
一噸原料生產成品數量=1噸原料長度/(吸塑模板長度+4cm至15cm拉伸邊)X排版量(100%-材料損耗率)X排版量
1千克原料長度=1噸/材料密度/膠片厚度/寬度(吸塑寬度)
這些參數包括:材料密度(0.51-1.36T/M3)、吸塑厚度(0.51-1.20M)、模長和其他四個參數,都是根據專業經驗來估計的。
吸塑產品的價格首先取決于所使用的原料,在相同厚度和尺寸、相同形狀的情況下,吸塑產品的PETG材料比較貴,其次是PET,其次是聚酯,還有更低成本的聚丙烯材料。
其次,影響吸塑產品價格的主要因素是產品的尺寸和高度,尺寸越大,價格越高,吸塑產品的單價越高。
要想快速計算出價格,有個辦法,就是:將吸塑制品在手邊平鋪,量出尺寸,并稱重。按大小和重量計算出物料的厚度。用厘米計,計算公式是:長X寬的X厚度的X原材料單價X2=成品單價;
例如一款PVC對折外殼產品,展開尺寸30X10cm,克重25克,推算所用材料厚度為0.6mm,單位價格:30X10X1.4X0.06X0.0125X2=0.63元。
吸塑包裝廠家在產能嚴重過剩的今天,要把吸塑包裝廠做好實屬不易。只有將產品做得更好,方能占據一席之地,吸塑包裝廠不難,但要做到細致入微才是關鍵。
2021-10-13
2021-10-08
2021-09-17
2021-09-15